驾校一日游

DSC_02671DSC_0269从家骑车到刘行训练基地是47.67公里!DSC_0263增加驾驶的技能点从这里开始!DSC6166倒库训练的场地_DSC6168里面就是科目二考试的场地_DSC6162就是在这个位置焦急的等待着科目二的考试_DSC6174科目三考试的终点和起点_DSC6218休息休息一下DSC_02682DSC_0273回家咯!

下面是花絮部分!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–

DSC_0268498年的梦想是能开上普桑DSC_03872015实现了这个愿望!科目三过了,和师傅合影留念!(17年过去了桑坦纳真是经典车型啊!)DSC_0390科目四过了,宣誓仪式, level up!

 

靠不住的互联网服务!说关就关咯!

201614-222623

 

 

yahoo_geocities_hk_00

1.雅虎Geocities

事件:2009年10月8日,雅虎将于美国东部时间10月26日关闭个人主页服务Geocities,用户将无法再进入到GeoCities的账户和文件当中。Geocities服务可是雅虎1999年以35.6亿美元收购而来的。

如果用户希望搬迁已建立的网站,可以选择将网站转移至雅虎网站托管服务(Yahoo!Web Hosting)。选择一年的服务,每月只需要交纳4.99美元的费用。如果用户选择保留存储在GeoCities当中的文件和图片,用户可将文件和图片直接存储在自己的电脑当中。

其中有一个小细节,一位名叫Jason Scott的档案专家,在得知该服务即将被关闭后,没有组织请愿,也没有组织筹款,而是和他的团队极力下载这些互联网信息,来减轻Geocities关闭的影响。从这也可以看出,互联网服务涉及范围之广以及善后的重要性。

适用场景:可能是技术的原因,雅虎那时候提供的服务还比较原始,付费延续部分服务的观念,早已不是主流,不过可以用于一些比较小众的网站。下载到本地保存,则已经过时。

02-44-46-75

2.Google Reader停止服务

事件:今年3月14日,Google宣布在2013年7月1日关闭旗下Reader服务。在Google Reader宣布关闭几小时后,就有网友在发建立bringgooglereaderback.com的网站,表达他们的不满。甚至在Google keep服务推出后,还有网友在Twitter上发推文抵制。

Google称,在未来四个月时间里,对RSS订阅服务感兴趣的用户和开发者,可以使用Google Takeout(数据打包下载服务)将订阅内容导出来,迁移到其他RSS阅读平台。”

除此之外,Google开放的态度,让之前竞争对手,转而变成减少摩擦的润滑剂,带来互联网服务的双赢。就在Google宣布关闭Reader之后不就,Feedly就声称,支持Google Reader用户“无缝迁移”Feedly服务,同时加速对于产品内容的升级。在几个月的时间里,就新增300万用户。国内“鲜果阅读”、“网易云阅读”等也纷纷推出迁移服务。

适用场景:市场份额已经缩窄,但仍有充足的竞争对手。

3.微软关闭MSN Space

事件:2010年9月28日,微软宣布在2011年3月正式关闭MSN Space。

要知道,这次迁移涉及3000万用户,相当于2012年北京市总人口的两倍。微软在选择关闭MSN Space之前,就已经和Automattic达成合作协议,MSN将于WordPress打通,提供日志、照片、评论的迁移工作。一旦迁移至 WordPress 后,微软会自动将原 Windows Live Spaces 地址跳转至新 WordPress 博客,包括所有文章链接,并将WordPress作为其默认的博客平台。在国内,微软则与新浪博客等博客平台达成合作协议,推出一键搬家服务。

msn-logo

4.微软关闭MSN

由于新型的即时通讯服务带来的竞争,老态尽显又回天乏术的MSN,最终被微软放弃了。2012年11月6号,微软宣布从2013年3月15日起关闭旗下MSN Messenger软件。如果Reader只是百万级的用户数,MSN就涉及到1亿。这样大的市场,微软不会拱手让人,而是采用了交接的形式。

在以85亿美元收购Skype后,微软就极力将MSN整合进Skype服务,并希望用“微软账号”打通不同的服务平台。事实上,用户只需使用Microsoft帐户即可登录Skype,MSN通讯录会同步迁移。同时,由于Skype中国与MSN中国业务结构不同,微软依旧保留了中国MSN服务。

适用场景:企业旗下就有取代旧服务的新产品,对用户抓大放小,但要把握好时机,不至于太多用户反感。

screen-shot-2012-09-12-at-6-44-33-pm_meitu_1

5.苹果关闭Ping服务

事件:2010年9月1日的发布会上,苹果推出Ping音乐社交服务,作为iTunes功能的一个升级,旨在加强对音乐交流的功能。由于这款服务表现疲态,2012年9月13日,苹果决定于9月30日关闭它。苹果称,“用户用脚作出了投票”。

在关闭Ping服务后,Ping 社交网络的艺术家页面被直接集成进用户的 iTunes 曲库,Ping中创建的播放列表将被自动转换为苹果的可发布播放列表格式iMixes。

6. 关闭Google Friends Newsletter

Google Friends Newsletter是Larry Page于1998年4月创建的,2011年7月29日被关闭,谷歌在宣布将其关闭的通知中向用户解释说,因为公司的官方博客、Twitter等受到了更多的关注,Friends Newsletter的价值也就越来越小,目前它仍处于停滞状态,在上面仍可以查看到一些谷歌早期的重大新闻及提示。

7.关闭Google Labs

2011年7月,google宣布关闭Google Labs,Google Labs是为Google工程师和有探索精神的Google 用户而开设的演练场,展示了一些得到肯定但还没有完全成熟的构思。其中包括约50个项目,除了一些已经成为官方产品以外,一些将被取消,还有一些将加入到其它重要产品和技术中,以寻求削减成本和精简资源。谷歌方面表示,关闭Google Labs,减少产品的数量能使他们更加专注于如Google+这类真正重要的产品。

8. 关闭Firefox Toolbar

2011年7月19日,谷歌宣布停止支持Firefox新版本上的Google工具栏,谷歌解释,此举是因为Google工具栏曾为Firefox浏览器提供的多种功能,现在已经内置到浏览器,所以谷歌决定放弃为Firefox提供这个已经没有多少附加价值的工具栏。

9. google中国购物搜索与音乐服务

2012年10月,google关闭了谷歌中国音乐搜索服务;2012年12月关闭了购物搜索服务。关闭这两项服务的理由都是未到达响应的影响力,事实上音乐搜索服务百度做的不错,而购物搜索一淘网强劲崛起,面对如此竞争google不得不关闭这两项服务。

10.关闭iGoogle个性化服务

2012年7月4日,google宣布关闭一系列服务,其中最重量级的产品为iGoogle自定义主页服务。该服务至今仍有许多忠实用户。鉴于用户群庞大,谷歌表示将会等到2013年11月1日才最终关闭iGoogle。用户现在还有足足16个月的时间来改变习惯。

11.关闭谷歌Buzz

2011年10月,谷歌官方博客上宣布,谷歌即将关闭更多产品和服务,包括代码搜索引擎、谷歌Buzz、Jaiku、iGoogle社交功能,以及谷歌搜索的大学搜索项目,后者主要是向少数学术机构开放Google搜索结果API。

12. 关闭Google Wave

谷歌公司于2012年4月30日关闭了Google Wave服务。Wave最初于2009年5月27日上线,但是未能获得大量用户的关注,而新开发的Google+反而后来居上。